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孤独症即自闭症,它是一种由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共同作用,导致先天性大脑发育异常而出现的社会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障碍。孤独症儿童给人感觉与普通人距离很远,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所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中国科学家强强联合,在国际介观图谱领域,率先重构了小鼠前额叶皮层6357个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小鼠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数据库,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系统地绘制大脑单神经元水平的投射图谱,有助于发现新的神经元亚型和脑网络的联接规则,从而更系统全面地揭示大脑的工作原理。该研究于3月31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际顶级神经科学期刊《自然·神经科学》上。
近日,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白犀牛“维维”成功产下一头雄性幼崽,预计重量为64kg。那么,犀牛待产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犀牛怀胎要多久?4月2日14:00,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工作人员现场揭秘。
近日,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症与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症协会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领导的研究团队,将年仅35岁人群的胆固醇水平和血糖水平与未来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联系了起来。该研究表明从35岁开始控制胆固醇和血糖水平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未来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定于4月1日(周五)15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将出席,介绍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开发出一种新冠病毒传感器,可同时提高准确性和检测速度,有望彻底改变病毒检测方式。在29日《纳米快报》上发表的新研究描述了这个新传感器,它不需要样品制备和操作专业知识,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群体检测。
量子力学、量子技术、量子物理到底是什么?《科学1小时》系列科普活动之《大家说物理》第2期将邀请清华大学物理系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薛平教授以通俗易读的语言介绍量子物理的发展历程、核心思想,并结合学科前沿方向以及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成果,向大家全面展示量子物理的神奇和我国在此领域的成就。
2015年,来自13亿光年以外的两个黑洞相撞后的神秘声音,被人类敏锐地捕捉到。人类首次聆听到了来自宇宙的神秘声音,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征程。那到底什么是引力波呢?《万物皆科技》系列科普视频带你一起揭开引力波的神秘面纱。
人类在探测引力波的过程中,从理论猜想到工具改进,最后到实践论证,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类在探测极其微弱的引力波的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尝试?而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LIGO探测器又是如何工作的呢?《万物皆科技》系列科普视频带你一起揭秘人类是如何探测引力波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引力波探测研究,全球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引力波探测器。地表探测器里,包括美国的LIGO、欧洲的Virgo和日本的神冈等。在宇宙空间中,主要包括欧洲的LISA,以及我国的太极和天琴。《万物皆科技》系列科普视频带你一起探秘引力波的奥秘。
3月31日16:00,北京召开新冠疫情防控第298场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最新情况。
3月31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陕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成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